“十四五”开局怎么干? 四部门给出权威解读
2021.03.12
来源:沈阳晚报

力争全年亿元以上项目签约1500个、落地720个 推动太原街、中街等重点商圈和街区改造升级。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那么,在“十四五”开局的关键历史节点,沈阳市又将以怎样的雄心壮志迈出别具一格的“沈阳步伐”呢?3月10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经济高质量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上,来自市发改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金融局的相关负责人给出了答案。

市发改委:

“十四五”期间谋划储备了2651个项目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政宇表示,“十四五”期间,全市重点围绕“一枢纽四中心”“三个示范”和“两个表率”目标任务,谋划储备了2651个项目,总投资2.2万亿元。其中,在建设国家现代综合枢纽方面,全市将重点推进机场二跑道、沈白高铁、沈阳国际陆港等47个项目;在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中心方面,将重点推进宝马新工厂、机器人未来城、沈飞搬迁等55个项目;在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方面,将重点推进盛京皇城综合保护利用、帅府红楼群提升利用等14个项目。

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亿元以上项目开复工1600个、产业项目突破1000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的年度目标任务。其中在项目谋划上,全力推进全年项目谋划2700亿元任务目标;在项目储备上,力争全年亿元以上项目签约1500个、落地720个;在前期手续办理上,力争3月底完成招投标工作,4月底续建项目复工,6月底新建项目开工。

市工信局:

推进100项重大新产品规模化生产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韩博表示,今年,全市将围绕“老原新”产业,围绕“5+3+7”产业体系,逐个产业制定产业链提升行动计划;围绕航空、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率先实施36个项目。着力解决研发与生产脱节问题,推进100项重大新产品规模化生产。

全市将继续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今年,将进一步扩大两化融合诊断评估范围和规模,加快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普及推广,力争规上重点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2%,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7%;在规上工业企业中全面开展智能升级诊断,梯次实施从“智造单元—智能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全流程与关键环节的智能改造升级。“十四五”期间,每年推进100个智能升级项目,择优支持10—15个智能升级行业示范。

市商务局:

今年要着力开展六大消费促进行动

消费是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也是国家扩大内需的根本所在。市商务局局长赵戈表示,今年,全市商务领域要着力开展六大消费促进行动:一是提升传统消费。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推动汽车、家电下乡,出台鼓励汽车消费政策,举办中国沈阳首届品牌二手车博览会。二是发展新型消费。促进大型商业综合体、百货店、专业店等创新完善商业服务业态和功能,增强体验式消费;推进线上线下更广更深融合,大力发展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三是建设促消费平台。推动太原街、中街等重点商圈和重点商业街区改造升级,培育打造“一街一特色”盛京夜经济场景,完善15分钟便民生活圈。四是开展促消费活动。组织策划“新春购物节”等一系列全市性商业促销活动,全年连续不间断,活跃消费市场。五是培育消费热点。推动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品牌经济,促进高端时尚消费。六是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加强商品市场、大型零售商业设施布局建设引导,深入推进电商、快递进农村,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流通效率。

市金融局:

推动4家有条件的

企业实现上市

市金融局局长吴向国表示,沈阳金融业将聚焦“一枢纽四中心”工作目标,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性发展机遇,准确把握全市产业发展的形势和特点,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和市场体系,不断夯实金融生态环境基础,加快构建以产业金融为特色的区域金融中心。

吴向国表示,全市将推动成大生物、清洁能源、何氏眼科、中科仪等4家有条件企业实现上市,推动风景园林、金麒麟等2家有条件企业实现新三板精选层挂牌。加快基金业发展,提升盛京基金小镇集聚能力,扩大基金投资规模。在深化普惠金融方面,以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载体,推广信保基金、助保贷、国家再担保体系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等政策工具。深入开展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融资、供应链金融等创新试点,推广农村金融试点经验,缓解中小微企业、涉农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布局金融科技方面,依托金融商贸开发区、东软软件园、沈阳国际软件园、东北金融后台大数据服务中心,大力引进金融科技龙头企业,重点布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产业,逐步打造“一区二园一基地”金融科技产业格局。

吴向国还表示,在优化信用生态方面,以企业征信平台为载体,加速推进征信系统建设。扩大征信平台市场化应用,进一步完善征信报告,加速推进征信评分子系统上线,全面实现地方征信在银行机构获客及贷前、贷中、贷后管理的全场景应用,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此外,强化金融监管,以金融风险预警平台为载体,将驻沈金融机构舆情风险、地方从业金融机构经营风险、非法集资风险、非法金融活动风险、上市企业经营风险、重点企业运行风险、投资类企业风险纳入平台监测预警范围,实现风险监测全覆盖。将大数据分析融入小贷、融资担保、典当、融资租赁、商业保理5类地方从业金融机构的审批和日常监管工作中,实现有效监管。

版权所有 © 辽宁远东钢铁集团 1995-2010 保留一切权利 辽C2-20101105号   瀛海威倾情制作